在美国2022 U.S.News Top100高校中,只有10所没有开设纯在线硕士,也就是说,美国最顶尖高校的在线硕士开设率达到了90%!这其中还不包括开设了在线微硕士的MIT(麻省理工学院)。
然而,名校开设在线学位项目的潮流,却是因另一条充满理想主义,效果上却几近失败的在线化路径而起。
现代卓越连接全球优质资源,
与多所海外名校合作,让好学者有更适合的学位项目,
让奋斗者向目标更进一步。
MOOC仅需要录下课程内容,就能让形形色色的所有互联网公民接触原本需要大几十万学费、数十年寒窗苦读才能接触的近乎方方面面顶尖高校课程
MOOC革命没有到来,但是真实的学习需求和大学的教育功能没有改变。进入社会的职场人普遍需要一种能够持续学习,有效系统且能够坚持完成技能提升,付出可以得到相应普遍认可的方法。
因此,另一种有反馈、有筛选门槛、有毕业要求、有学位证书、有配套服务的在线学习模式成为主流。 其实在线学位开始尝试的时间并不晚。
至少在半个世纪前的斯坦福大学,就开始了尝试:1969年,为了开设远程的电气工程硕士(Master's Program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斯坦福大学竟然买下一家电视台。随后10年,有上万人从此项目毕业,并找到工作。
到了新世纪,4G网络、实时视频沟通技术让更多名校加入,宾大、哥大、哈佛、耶鲁4所常青藤开设在线硕士是一个里程碑事件。纽约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密歇根大学、南加州大学等知名强校也在过去20年陆续加入在线化潮流。
常青藤名校开设在线硕士引领在线化潮流
根据美国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的权威数据,1997 年到 2000 年间,与线下具有同等效力的在线学位(指可换学分),在高等学府中的占比暴涨 151%。 普渡大学Krannert商学院宣布无限期关闭全日制MBA项目,会重新评估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考虑彻底改革学位体系。要知道,普渡大学的全日制MBA全美排名常年保持Top30,华尔街日报甚至将其列入Top10。 与之相似,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密苏里大学、爱荷华大学全日制MBA也被停掉,转为online iMBA。主要原因是线下MBA招生不足,运营费用却极高,即使Top50的名牌大学也无力承担。美国最知名的商学院之一,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全美第12)、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全美第22)、卡内基梅隆大学泰柏商学院(全美第16)、北卡罗来纳大学商学院(全美第20)、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全美第23)都开设了纯在线MBA。
对于重视社交的MBA都有如此趋势,更不用说其他适合在线完成的专业了。
根据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统计,早在疫情之前的2018年,美国高校在线注册学生已经达到了665.8万,占总大学生人数的32.8%美国学生读在线硕士。而且,大多和去校园读全日制硕士学费是一样的,约每年20-40万人民币。而疫情来临,将开设在线项目的高校直接提升到近100%。
-
哥伦比亚大学(排名第2)开设了30门在线专业
-
哈佛(排名第3)开设了24门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排名第9)开设了55门
-
南加州大学(第27)开设了92门
-
佛罗里达大学(第28)开设了85门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第42)开设了87门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第47)开设了87门
-
东北大学(第49)开设了66门
-
普渡大学(并列49)开设了51门……
但是,可以完美实现在线化的专业受限。
在线化专业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商业分析、商业管理、领导力、金融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可以通过网络方便授课,在线完成项目实践。 机械、临床医学、生物学、艺术等需要大量实践的专业需要现场实习,在线学习就难以满足需求。以2U为代表的在线学位运营商与上万家企业合作,为在线硕士学生提供可以本地化的实习机会。
其次,学习周期较长。
一般在职学习在线硕士项目达到毕业要求需要1至2年,甚至有些高校会允许在线学生学籍保留6年,也就是说,在6年内修完全部学分就能获得学位证书。 时间越长,需要的服务也就越多,对学习者韧性和耐心的考验也就越大。 这也造成了最后一个问题:大量的服务需求。 与从本科直接读到硕士,从未接触过职业生活的人相比,在线硕士的学生大多是科技企业或有转行需求的在职员工、中高级管理者、希望重新进入职场的全职妈妈。海外很多具有前瞻性的企业也会为员工集体购买可以提升职业技能的在线硕士项目。 根据欧洲某高校253名在线硕士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选择就读在线硕士时,动机为重新职业规划的占87.9%,拓展专业技能的占86.1%,延长职业生命的占84.1%,寻求更好的薪酬的占73.7%。
在线硕士学生调查数据
因此,在线学位项目的学生需求会更具体,对配套服务的需求也更大。 搭建成体系的、能上升为职业思维的、能应用实践的教育必不可少。职场人需要的是能够提供选课指导,协助规划学习进度与学习任务,科学先进的课程体系及课业安排。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系统使用习惯、学习场景都存在文化障碍,很多内容不仅是语言问题,还存在网络、时差、学习习惯的障碍。 对于海外在校生,这部分基本要靠自己克服,大学很少承担这部分职能。 对于职场人来说,抽出时间已实属不易,这时就需要庞大的教育教辅课程、清晰的课程设计以及服务于本土化的学习系统——既能与多所院校对接,又能迎合本土学生使用习惯。 也是因为这样,学生平均完成率不到4%的宾大在线课程,在全球最大运营商Coursera那里变成了完成第一周后能毕业的学生达到40%; 美国专门做在线学位的运营商2U,提供更多庞大教务团队及本土学习,学生能坚持到拿到学位证的比例变成了82%;而在中国的现代卓越,自研的本土系统结合教务教辅团队的帮助,硕士项目完成率增加到了90%。
宾大、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在尝试VR课堂、VR研讨会。从2016年,西北大学就开始将VR、AR应用在线上教学项目。
技术在高等教育在线化的应用还远远不止这些。
然而那也意味着它不应该那么贵,至少不应该至少花费50-90万人民币,才能获取。
相比其他流媒体,订阅费可是约33万人民币/年
如果大学是技能培养中心,那可能大学离他的定位相去甚远。 2014 年的一项盖洛普调查发现,只有 11% 的商业领袖认为 “大学生拥有他们工作场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 无论中西方,我们越来越愿意谈论创造多元化的校园,谈论教育带来的人生变化。 但中外都不乏招生丑闻,这令人痛苦地表明大学多年来绝大多数都有利于少数特权阶层。 大学,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大学,是任何年龄段大人的学校。 如果新技术,能让我们帮助大学补上职场人教育这块空白; 如果大学现有资源,能让我们提供给职场人多一条提升方式; 如果议价能力,能让我们提供给中国职场人用1/3甚至1/10的价格获得资源;那会发生什么? 如你所见,我们正在为以前被排除在全球最优质教育资源之外的学习者创造机会,找到大量有能力、有精力、有才华的人,并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无论喜欢与否,高等教育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有机会能够重塑一个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旧模式。
如果我们做得对,我们甚至可能迎来一个新的教育黄金时代。
参考文献:[1]Online Master's Students' Profile and Motives for Enrollment现代卓越连接全球优质资源,与多所海外名校合作,让好学者有更适合的学位项目,让奋斗者向目标更进一步。
学生在线完成学业后,院校将为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证书的书写样式及含金量与美国线下学员完全一致: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